潘家铮,1927年生,国内外著名的水电专家和坝工权威。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主要科普作品为科幻小说集《一千年前的谋杀案》、《偷脑的贼》和“院士科普书系”之《千秋功罪话水坝》。
与许多科学家和科普作家都不同的是,潘家铮教授不但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建树颇丰——设计和指导过数十座大中型水电工程,目前从事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发表过学术论著近700万字,而且以独特的写作风格使自己的科普和科幻作品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这或许才是一个科学家的真正风范。
有一点令记者感到很迷惑,少年时代就很喜好文学的他不知为何最后却一头扎进了国家的水电建设中去,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初恋”是属于文学的。他说,小时候读过的高士其先生写的《菌儿自传》以及《十万个为什么》等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或许正是某一本或几本科普书改变了他最后选择的人生路。不过,利用业余时间搞些科普和科幻创作,却并不完全因为自己年少时的文学梦,而是在形势需要的情况下,他被动地自己做出的选择。
面对某一段时间里,伪科学与封建迷信在社会上的沉渣泛起,潘教授感到我们的科学似乎未能形成强有力的反击。“虽然我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我要尽力做点工作,人多就能形成好的气候”,在一种道义和责任感的驱使下,他开始了自己的科普和科幻创作。
“写好科普作品真难”,这就是写完薄薄的不到200页、13万字的《千秋功罪话水坝》后潘教授最大的感受。他说:“写好科普作品,不但要求作者对相关的科学知识要真正了解,还要求写出的内容别人要愿意读、爱读,这就比较困难了。”虽然从他开始业余搞创作至今也不过十多年的历史,作品也算不上十分丰富,但写作科普作品的苦头却让他尝了个够。脑子里有种想法却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一种痛苦;历尽千辛万苦写出来的东西因为不满意而进了废纸篓,是一种痛苦;自我感觉还不错的作品被人当头一瓢凉水泼来,也是一种痛苦。
当然,快乐的时候也不少,最令他高兴的莫过于发现自己在作品中所写的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在一篇小说里,他描绘了彗星与地球相撞的情景,当那次举世瞩目的彗木大碰撞发生时,他惊奇地发现,观测到的结果与他故事里的描写基本一样。在另一个故事里他写到了工程师们用处理过的水来筑水坝的技术,后来他认识了一位博士研究生,这位博士生所做的技术研究就有这方面的味道。当发现自己的幻想原来是如此的贴近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不感到兴奋呢?
在科幻小说的写作领域里笔耕了若干年后,潘家铮教授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写作原则和特色。他认为:
首先,在作品里要尽量少写些太离谱的内容,比如在银河系外与外星人战斗等等,这些有点接近空想的内容他认为给孩子们的帮助并不大。最好是能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这样作品能有更多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科幻作品里所涉及到的高科技想象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不能有悖于科学的基本原理,最好是今后确有可能实现。
再次,尽量能通过科幻小说,使人了解一些科技发展的前沿状况和具体的科技常识,哪怕只是用一些名词或概念,也算是读者读过该书后在普及科学知识上有了些收获。
最后,科幻小说中最好能描写些人间真情和善恶间的斗争,因为如果能让读者了解到,科技发展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为祸于人类,科学的真谛远不只体现在科技推动人类进步这一浅薄的层面上,这才真正实现了科幻小说本身的价值。
但潘家铮科幻小说的另一些特色或许只有深读过他作品的读者才能品尝出其中的滋味。金涛曾这样来评价他的作品:“潘家铮教授的科幻小说,不论是预测新技术发展的未来小说,还是借鉴历史事件有感而发的历史科幻小说,时空变幻,光怪陆离,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优良传统,同时揉进了西方科幻小说主流派的基因,从而创造了一种为中国大多数读者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
在中国优秀科幻作品十分匮乏的时代,潘家铮的名字无疑会长时间的留在许多科幻迷的记忆里!